亚美体育洛克比炸机事件始末1969年9月1日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开始交恶。1986年,利美关系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并发生了军事冲突。同年4月2日和4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班机和西柏林迪斯科被炸,死伤人员中有许多是美国人。美国中央情报局认定,这些事件系利比亚指使并参与。4月15日,美国对利比亚实施“黄金峡谷”大规模空袭行动计划。此后,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一架波音747飞机从法兰克福起飞,经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目的地纽约。此架飞机从希思罗机场起飞后不久,就在英国苏格兰南部洛克比镇上空突然发生爆炸,飞机坠毁,机上258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机上的乘客大多数是返美度圣诞节的美国人,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及大学生。当飞机坠落在洛克比镇时,可怕的爆炸引起熊熊大火,致使至少20名镇上居民丧生。
这起事件震惊世界。事发后,美英情报当局组织了大批人员进行调查,认定该事件系利比亚所为,指责利比亚搞恐怖主义活动,要求利方交出两名嫌疑犯,并扬言要对利比亚采取严厉的报复行动。利比亚则坚决否认与洛克比炸机事件有关。同时,拒绝交出被美指控的两名利比亚嫌疑犯,并主张通过司法程序与国际司法机构合作处理这一事件。美国指责利比亚玩弄花招,亚美体育威胁要对利比亚采取行动,包栝实施制裁措施。
1992年元旦刚过,我到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担任政务参赞、使馆首席馆员。此时,利美关系极度紧张,美国与英国、法国联手向利比亚施压,并联合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一份针对利比亚的决议草案。当时,国际社会非常重视中国的立场。亚美体育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利比亚寻求中国的支持,美、英、法也寻求中国对其提案的支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持正义,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别于其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一到使馆,便马上投入到对洛克比问题的研究与处理的工作之中。
当时,安理会成员国正就美、英、法提出的决议草案展开磋商讨论。中国等国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发挥联合国秘书长作用的内容。1992年1月,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有关利比亚问题的第731号决议。这项以美、英、法草案为蓝本的决议,要求利比亚对美、英、法所提有关法律程序要求做出切实答复(三国所提有关法律程序要求,系指要求利比亚交出炸机嫌疑犯,并要求利比亚赔偿损失和停止恐怖主义活动)。
安理会第731号决议通过后,利比亚采取软磨硬顶的方针。这个时期,利比亚对外联络和国际合作部有关负责人经常找我们,向我们阐述利方的观点,以寻求中国的支持。我们强烈地感到,利比亚不会接受安理会第731号决议。
安理会第731号决议规定的期限到了,但利比亚仍无动于衷,没有满足美、英、法的要求。于是,三国决定进一步向利比亚施压,遂向安理会提出制裁利比亚的决议草案。安理会成员国对三国草案频繁展开磋商,反复进行讨论。与此同时,利比亚有关官员多次找我们,让我们转告中国政府,希望中国坚定地站在利比亚一边。中国等安理会成员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少建设性建议。安理会对三国草案进行了多处修改。1992年3月21日,安理会对修正后的第748号决议进行了表决,结果以10票赞成、5票弃权获得通过。该决议规定,所有国家必须禁止任何进出利比亚的飞机使用其领土和领空,禁止向利比亚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停止与利比亚军事合作,从利比亚撤走有关人员,降低利比亚外交使团和领事馆的级别,大量裁减其外交人员数量。
中国对安理会第74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就此作了解释性发言。中国代表说,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是我们认为,惩罚恐怖主义一要有明确的证据,二要符合国际法,根据国际公约来处理。中国原则上不赞成安理会对利比亚采取制裁行动。利比亚对中国的立场表示赞赏。
1992年9月30日,我见到卡扎菲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那天,利比亚对外联络和国际合作部突然通知中国大使馆,要我立即搭乘利方专机去锡尔特出席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特别会议,届时卡扎菲将向中国大使馆代表颁发勋章,以感谢中国对利比亚的支持。我登台领奖时,卡扎菲与我握手拥抱,并把勋章亲自挂在我胸前(见本页左下图)。当时整个会场显得非常热烈,与会者起立热烈鼓掌,欢声雷动,震耳欲聋。卡扎菲也很兴奋,讲了一些话,但听不清楚。在他给我佩戴勋章时,因靠得很近,亚美体育我才听清楚他的话,他说见到我很高兴,感谢中国的支持。
1982年卡扎菲访华,我作为主要译员参加了这次接待工作的全过程。在卡扎菲访华的日子里,他在参加完正式活动后喜欢与我聊天。当他知道我与他同庚后,与我交谈得更加随和,并称我为翻译兄弟。他结束访华前夕,送给我由他亲自签名的“绿皮书”,让我好好研究研究他的世界第三理论。他还邀请我作为他的私人朋友到利比亚访问,到他的帐篷里作客。他回国后专门为此发了指示,中国外交部也表示同意,但因故未能成行。此次利方特意点名要我出席授勋仪式,也算圆了这份缘分。
美等国家认为利比亚不执行安理会决议,遂于1993年11月11日又同英、法推动安理会通过第833号决议,加重对利比亚制裁。这项决议规定,冻结利比亚政府和企业海外资产,禁止向利比亚出口炼油设备,立即关闭利比亚在各国的航空办事处,禁止向利比亚提供飞机部件。连续多年的制裁给利比亚带来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利比亚多次要求同美国谈判,改善关系,力求解除对利制裁,但均遭美国拒绝。于是,卡扎菲只好横下心来,表示利比亚绝不屈服于外来压力。
利比亚受制裁后,卡扎菲连续发表谈话。我在利比亚工作期间,经常听到或读到他的这些谈话。他说,洛克比事件不是利比亚干的,利比亚是清白无辜的。他认为,西方借洛克比事件制裁利比亚是一个阴谋,是西方殖义的新攻势,暴露了西方殖义的野心。利比亚不会屈服。如果西方想向我们开战,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性的抵抗战争。正义在我们一边,我们决不投降。
在长达近七年的岁月中,卡扎菲一方面不停地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抗争,另一方面也在探索适宜途径,寻求以手段解决这场危机。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讨论解除对利比亚制裁问题,但因遭美、英坚决反对而未能作出决定。国际社会有关方面积极进行斡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伊斯兰大会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及一些国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最后,利比亚与有关方面达成协议,利比亚将两名炸机嫌疑犯交给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按苏格兰法律程序对其进行审判。1999年4月,利比亚按此方案交出两名嫌疑犯。接着,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停止对利比亚制裁。尽管美国扬言要继续坚持对利比亚的制裁措施,但美国与利比亚恢复接触,并派团访问了利比亚。
利比亚交出两名嫌疑犯后,海牙国际法庭开始了对他们的审讯。审讯过程曲折复杂,波澜起伏。两名嫌疑犯拒不接受对他们的指控,认为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其他线索也不断披露出来。事态的发展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审讯。后来,海牙国际法庭作出判决,宣判一人无罪释放,另一人有罪判刑。
“9.11事件”后,利比亚主动对美表示同情,并重申坚决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利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经过长期艰苦谈判后,利比亚在洛克比炸机问题上向美英等西方国家作出重大让步。2003年8月,利比亚表示,愿支付27亿美元巨额赔偿金并为利官员行为承担责任。同年9月,安理会通过解除对利比亚制裁的决议。此后,利比亚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利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也有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