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体育平台立案开庭像聊微信!揭秘广州互联网法院如何办案从2014年探索微法院小程序,到2017年启动设立互联网法院可行性分析,从今年3月最高院来粤调研,到7月中央作出增设决定,数载酝酿,广州互联网法院终于来了。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增设方案之后,短短3个月间,广州完成了临时办公场地选址、人员选任、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根据计划,广州互联网法院将于9月30日前挂牌并正式运作。
作为全国第三家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与杭州、北京互联网法院有何不同?在审判队伍、办案流程、技术框架上有哪些广州特色?日前,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广州互联网法院首任院长张春和及首批选任法官,全面揭开广州互联网法院的“神秘面纱”。
作为全国主要的互联网产业聚集区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广州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早在2002年前后,广州法院就开始审理涉互联网案件。2014-2017年,广州两级法院共受理涉互联网民商事案件45705件,年均增长率达到49.06%,根据可预计情况,涉互联网案件在未来几年内仍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2014年,广州中院成立了全国首家电子商务审判合议庭,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化审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此外,广州智慧法院对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系统辅助裁判技术的成熟运用,也为广州互联网法院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准备。在张春和看来,这些正是广州互联网法院的独特优势。
“杭州互联网法院是我们的‘老大哥’,挂牌一年来的探索,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以来,推出的一系列工作模式机制,对我们是有力的鞭策。”张春和认为,而广州法院拥有庞大的互联网产业司法需求、丰富的涉互联网案件资源、全国法院领先的信息技术以及扎实的涉互联网调研实践,将为广州互联网法院在互联网司法治理方面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综合考虑互联网产业发展、涉互联网案件数量类型、司法审判软硬件基础等因素,稳妥推进增设互联网法院工作”,这些因素也被最高院所制定的增设方案充分考虑,方案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明确撤销广州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另行设立广州互联网法院,方便新设法院专注互联网审判主业。在审级上,广州互联网法院按照广州市城区基层人民法院设置,对广州市会负责,接受广州中院的监督和指导。
记者了解到,亚美体育官网广州互联网法院临时办公地点设在广州环球贸易中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广州互联网法院对辖区内11类一审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包括网络购物纠纷、网上借款纠纷、网上侵权纠纷等。当事人对广州互联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由广州中院审理,但互联网著作权权属纠纷和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的上诉案件,由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理。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9月17日下午,在广州市第十五届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上,广州互联网法院的首任院长和首批法官正式诞生,法官们举起右拳,面向宪法庄严宣誓。
作为广州互联网法院的首任院长,张春和坦言“首先感到的是责任”,表示要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记者了解到,张春和已从事司法工作27年,在广州中院分管信息化建设和调研工作期间,极力打造了智慧法院建设的“广州经验”,为广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准备了充足的技术条件。他说,广州互联网法院一方面要把“广州经验”做深做实做细,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一批符合互联网审判规律的新经验。
按照顶层设计,广州互联网法院共有政法专项编制100名,设院长1名、副院长3名。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综合审判一庭、综合审判二庭、综合审判三庭等4个主要审判业务部门庭长由主审法官兼任,不设副庭长。庭长只承担法律规定应当由庭长履行的职责,并负责主持主审法官会议、统一案件裁判标准、组织开展审判业务调研指导。
记者了解到,广州互联网法院的首次遴选,要求法官既熟悉互联网行业新业态,又要具有优秀工作能力,按照这一标准,最终组建了由10名员额法官构成的审判团队,其中有6名“80后”、4名“70后”,平均年龄仅36岁。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审判团队的年轻化,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加前沿开放的互联网思维,能高效运用互联网科技,化解涉网纠纷。
10名法官中最年轻的周扬,亚美体育官网就热衷于对网络审判规则的思考。“我曾在电商平台上跟卖家发生过纠纷,平台以第三方裁判角色,迅速帮我解决了问题,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电商平台能够做到这样的速度?是否有法院值得借鉴的地方?法院该怎么降低维权成本?”周扬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是他报名广州互联网法院遴选的初衷。
据悉,广州互联网法院的10名法官硕士以上学历占60%,均毕业于国内各法学高等学府,亦不乏在境外法学名校深造者,法学功底扎实。法官们长期在审判一线名法官来自基层法院,基层审判经验丰富。法官们的审判经验涉及知识产权、涉外商事、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不仅能有效应对互联网法院管辖的案件挑战,同时也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互联网纠纷起到良好的前瞻作用。
“互联网法院并非简单的‘互联网+审判’,而是综合运用互联网新兴技术,推动审判流程再造和诉讼规则重塑。”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审理以全程在线为基本原则,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一般在互联网上完成。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案件审理需要,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完成部分诉讼环节。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的智慧法院、微法院相比,广州互联网法院智慧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当事人的体验。广州互联网法院的平台参考了微信、QQ等常用软件操作习惯,科学设计用户界面等,让当事人无需培训,上手即会操作。针对当事人感到头疼的填表问题,广州互联网法院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在线自动获取相关数据。
结合涉互联网案件的特征,广州互联网法院还实现了审判碎片化,可通过在线视频、在线留言的方式,实现异地异步审理,进一步方便当事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诉讼活动。此外,广州互联网法院还联合各大互联网平台制定了统一的电子证据管理标准,可以按需按权限自动调取电子证据,避免了当事人自行举证难题。整个诉讼服务过程,可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全流程,实现过程可溯、记录可查。
“比如一起网购纠纷,如果按照以往的审判模式,当事人首先要到法院立案,并提供网络截图,接着还要对证据进行公证,流程繁琐漫长。”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冯立斌说,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当事人可直接网上立案,法官可自行从电商平台调取证据,然后在网上开庭、宣判,案件办理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
“在‘互联网+’新常态下,社会公众对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需求正越来越高。”张春和表示,接下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将主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互联网审判规律的诉讼规则,并将聚焦互联网金融、网络虚拟财产、个人数据与隐私、网约车平台纠纷、直播平台纠纷等目前法律规定不完善、监管难度大、社会关注高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纠纷法律关系。广州互联网法院将加强涉网纠纷处理的司法规律总结,积极推动将裁判规则上升为司法解释、法律,为构建互联网多边司法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也为司法理念与司法实践带来变革与创新。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促进新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升互联网空间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即将到来的广州互联网法院,将尝试解答这一全新命题。
在周扬看来,虽然法律是保守的,但法院工作应该是创新的。近年来,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已陆续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和社会交易成本越来越低,法院工作者也应思考,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的维权成本,是否还能满足当下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
设立互联网法院,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完善审理机制,提升审判效能,不仅能够降低维权成本、便利消费者维权,也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及时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生态形成,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设立互联网法院,是推进网络法治发展的有力举措,对于探索提升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而广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无疑将有力提升广州在制定互联网空间治理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对于促进广州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亚美体育官网推动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广州科技创新枢纽功能,深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均具有积极意义。